近日,在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重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智能化生產線正在以每分鐘下線300盒的速度高速運轉,剛下生產線的藥品被快速打包后發往各大醫院。
難忘的抗疫經歷
三元基因主要從事現代生物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推薦的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抗病毒藥品生產企業,工信部確認的抗疫藥物戰略保障單位。
“當時疫情蔓延,市場需求急劇增大,運德素供不應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社會責任。”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永慶回憶起2020年春節期間迅速組織生產的情景,接到國家有關部門通知后,三元基因全員放棄春節假期,迅速開啟運德素的生產。2020年1月出貨量達300余萬支,藥品迅速運抵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協和醫院等抗疫定點醫院,當時每天的發運量比平時提高2倍多。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新藥
三元基因創立于1992年,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主要產品有: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液、粉針劑、滴眼液、噴霧劑等,廣泛用于病毒性疾病和惡性腫瘤疾病的治療,是中國基因工程藥物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先企業。
“創新驅動是三元基因獲得發展的主要動力。”程永慶介紹,公司自創立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帶領的研究團隊鍥而不舍、刻苦攻關,1992年成功開發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Ⅰ類新藥——重組人干擾素α1b,1998年建立了通過國家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基因工程藥物生產線。
運德素規模化生產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獨特的基因序列和分子結構,給生產制備造成了巨大困難。作為國際首創,三元基因克服了原料制造方面工程菌發酵產率極低、制劑方面難以做成水針劑、質量標準上生物活性標準難統一三大難關,通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技術攻關,成功開發了全球獨家運德素產品水針劑,突破了干擾素產業化瓶頸,年產量可達數千萬支。研究團隊還創新性地將MDBK(牛腎細胞)系統作為干擾素α1b測活標準納入《中國藥典》,以重量單位作為標識,供使用者用藥。
“三元基因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程永慶說,在原創技術性創新取得突破后,公司成功建立了蛋白質高穩定性水溶液技術平臺、高效長效干擾素制備技術平臺、霧化吸入技術平臺三大平臺,形成了全面的干擾素霧化吸入技術體系,成功支持多個水針劑、噴霧劑、霧化吸入劑、卡式瓶包裝的多劑量注射液等獨家劑型產品的開發,最終獲得了兼具長效、高效、安全的新型干擾素。
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6年5月18日,三元基因成功登陸新三板。公司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1.7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78億元,凈資產從2016年的1.6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79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更加認識到生物醫藥產業在保護人類健康和推動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的支持是產業發展的原動力。”程永慶說,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地位和經濟社會價值更為突出,公司被認定為抗疫藥物戰略保障單位后,面對新冠疫情的復雜變化,三元基因迅速調整發展戰略,加大對新產品和新生產線的投資,加速針對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研究,開啟“數字化與智能化”新的霧化吸入劑生產線建設,對未來3年病毒性疾病市場需求增長做出戰略布局。
2021年1月,三元基因成功登陸新三板精選層,吸引超過3億元資金。公司把大部分投資用于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臨床試驗、重組人干擾素α1b防治新冠病毒性肺炎臨床試驗、新型PEG集成干擾素突變體注射液伴隨基因檢測治療乙肝臨床試驗、γδT細胞的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等4個“世界級”研發項目。目前,這4個項目進展順利。
“上述4個項目無論哪一個項目獲得成功,對整個行業都將帶來積極變化。”程永慶說,“三元基因的產品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與政策支持息息相關。”自2014年7月1日以來,公司生產的生物制品依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2018年~2020年,享受15%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節省1456.4萬元稅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階段性社保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支持了公司的發展。
減稅降費給企業輸送的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動力。2018年~2020年,公司投入7464.77萬元用于新產品研發。
三元基因的科技競爭實力也獲得市場認可,近3年來,運德素產品銷售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500家醫療機構,占據中國干擾素市場份額領先地位,成為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的優質品牌。
“三元基因將秉持研發引領、醫學驅動、學術推廣和專業營銷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新藥開發上,公司堅持技術原創和市場首創的初心,把創新植入基因。”程永慶說。
(來源: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