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國家積極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鄧小平同志為保障主權獨立和民生安全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設立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6年后,作為當時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生物技術領域首席科學家,侯云德與程永慶共同創建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后,建成了我國首條通過國家GMP認證的基因工程藥品生產線,第一次實現了國家GMP標準的基因工程藥品規?;a;達成了實驗室研究成果與中試生產線緊密貼合,加速了國內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進程;隨后將多項基因工程藥品轉讓給數家科研生產單位,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時推動了中國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崛起……
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側記
1982年,侯云德首次克隆出適合中國人抗病毒反應能力的人α1b干擾素基因,并經過多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具有中國獨立知識產權的、第一個基因工程創新藥品——重組人干擾素α1b。而這一成功的背后是源于一家公司的誕生。
當時,侯云德領導的國家病毒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推出了一系列基因工程多肽藥物科研成果。為了將小試成果進行中試放大、規?;a,1992年,迫切需要推進成果轉化的侯云德遇上了從協和畢業后專門從事風險投資的程永慶,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元基因)就應運而生了。
三元基因總經理程永慶深深地記得,侯老師曾經指著滿滿一抽屜的科研論文和成果證書感嘆道:“要是能將這些科研成果做成藥品、疫苗和診斷試劑,規?;a,那該多好??!”
侯云德和程永慶接受中央媒體集體訪問
用知識創造市場價值
英雄不問出處。
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侯云德領導的國家病毒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基因工程藥物研究最富成果的科研機構。為了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侯云德親筆起草了向原衛生部藥政局申報建立基因工程產品中試基地的報告,后經批準,三元基因就在國家病毒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樓下的地下室內成立了。承擔早期國家病毒基因工程實驗室成果轉化試驗,三元基因通過中試研究在促進醫藥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程永慶回憶道:“侯老師是那種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學者和大家。三元基因成立時,侯老師是董事長,在重點實驗室主持和領導科研項目研究;我是總經理,專心從事科研成果的中試放大和產業化發展。”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一類新藥----重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就是從這里走向市場,走向全國的。
原創技術開發,從零出發,難。市場開發,打破市場壁壘,更難。因為,當時國內臨床應用的基因工程干擾素100%均是進口產品,臨床用藥量非常龐大,為了扭轉當時國內醫藥市場“崇洋媚外”的局勢,為了宣傳全球公認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α1b型干擾素,侯云德和程永慶帶領學術團隊克服重重阻礙,頻頻參加各種醫學會議,輾轉全國各地宣傳演講。有一次來到了侯云德的母校----同濟醫科大學,侯云德的老師裘法祖親自到會,裘老當時激動地握著侯云德的手,那期許的目光和顫抖的雙臂,讓周圍的醫學專家都為之感動……而今,三元基因一代代技術人員欣慰地看到中國市場上90%以上基因工程干擾素均實現國產化,其產品運德素®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三元基因,名副其實地成為一個樹立起中國基因工程藥物優秀品牌的先頭兵。
將科研成果推向市場,用產業轉化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重組人干擾素α1b的成功只代表著三元基因實現跨越的第一步。侯云德和程永慶領導著企業技術團隊為創新而戰,圍繞重組人干擾素α1b創新系列制劑的開發展開全方位研究。考慮到干擾素α1b具有不同于其他干擾素的獨特結構與理化性質,公司研發隊伍借助國際領先的技術優勢,開發出包含滴眼液、噴霧劑、霧化吸入劑和自動筆式注射液在內的多種類全球獨家生產的專利產品。不論是從核心技術的掌握還是臨床研究和臨床應用反饋來看,在世界范圍內,三元基因系列產品研究都呈現出引領之勢。
三元基因藥業產品重組人干擾素α1b
“百芳”吐艷競爭榮
侯云德曾說過,科學研究要融入一點兒哲學思想,認識世界的目的應當是為了改變世界。貫穿三元基因整個發展歷程,這一點有著明確的體現。一個企業,依托信念和行動25年如一日地守護著萬千百姓的生命健康,秉承理念與實踐共行,將研發創新、產品換代視為事業發展之重。
如果說以前重組人干擾素α1b的發現及研究拯救了眾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那么現在國際首創兒童干擾素則是公司瞄準全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疾病,成功阻擊了兒童RSV感染性肺炎的肆虐。為突破長期困擾醫學界的兒童呼吸道病毒性疾病難題,公司率先引領干擾素從病毒性肝炎藥物向病毒性肺炎藥物的開發方向延伸,成功研制出全球領先水平臨床科研成果。成果一經公布便受到國內頂尖兒童醫學專家高度認可。
即便國際醫藥產業風譎云詭,三元基因以技術為支撐的創新型新藥研發戰略仍會保障公司在該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用一流的技術水準為多種病毒性疾病和腫瘤疾病治療提供高效、安全藥品。
三元基因的發展戰略是追求全球獨家、追求全球首發,很難想象在25年時間內,一家年輕的企業是如何做到、如何堅持的。對此,致力于公司發展戰略和團隊建設的程永慶最有發言權:“在公司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協和老院校長吳階平院士多次給我講過西安楊森的創始人---保羅.楊森的創新故事,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企業追求的不能僅僅是經濟效益的增長,還要更多地考慮到臨床療效的需求,肩負起社會賦予的責任。而這需要的是事業心和使命感。”
事業心和使命感根植在三元基因發展的血脈當中。秉承著“勤業、精業、敬業”的經營理念,整個公司以人才為發展基石,以創新為發展要義,既要做行業專家亦要成為領域贏家。“任何復雜的事物,大多是由無數個簡單事件組成的,所以,簡單地事情重復做,你就是專家;一件事情堅持做,你就是最后的贏家。”程永慶向同事如此闡述著。
歷經歲月洗禮,三元基因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投入巨資,實現了技術開發、市場開發和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的齊頭并進。公司先后承擔10余項國家級和省市級重大新藥創新計劃,擁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新藥,囊括了超過50余項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發明專利,累計培養博士后、碩士生數10人,培訓本科實習生更是數以百計。因研發實力雄厚,長期研發、醫學和生產、質量各領域都表現優異,公司研發中心于2001年被國家人事部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3月,公司被授予中國藥科大學三元基因教學基地稱號,成為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11年12月,公司被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2015年12月,公司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長效干擾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委托單位……
每一項榮譽與成績背后,有著侯云德那一代師長的開拓與堅守,也有著程永慶這一批學子的傳承與創新。做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先鋒企業,改寫病毒無法預防和治療的歷史悲劇,這個信念像種子一樣滋長在一代又一代三元基因人心中,只盼逐風破浪,靜待碩果延綿。
(來源:《科學中國人》2018.4上)